不同時代的人工草坪產(chǎn)品更替
荷蘭于2000年安裝了首批第三代人工草坪足球場毫無疑問,這均是由一段歷史所導(dǎo)致的。人造草坪的起源是什么,其當(dāng)前狀況如何?運動員如何看待人造草坪,荷蘭當(dāng)今擁有多少座人造草坪球場?這里我們慢慢分析。
歷史與變革 全球人造草坪 體育人造草坪
體育場是否使用天然草球場的問題于1965年由美國休斯頓Astrodome體育場第一次提出,該體育場有一個自然草坪棒球場,無疑需要良好的保養(yǎng),維持其綠色。子讓草坪需要日照才能生長,為此Astrodome建立一個透明屋頂,但是屋頂上的陽光閃耀影響運動員拿高位球。于是決定在屋頂上噴上油漆來解決這一問題,然后自然草坪的生長隨之而受到了影響。為此,必須尋找其它解決方案。
人造草坪纖維
該體育場決定鋪設(shè)第一個人造運動面層——整個面層就是一個人造草坪,使用Monsanto化工集團研制的尼龍纖維制作而成,這種產(chǎn)品命名為阿斯特羅草坪(Astroturf)。整個運動面層球場于1966年夏季完工。
第一代
人造草坪于1970年引入到歐洲,當(dāng)時德國一家公司抄襲了美國這一發(fā)明。該德國公司沒有使用尼龍纖維,而是使用了不同的人造纖維——聚丙烯。聚丙烯纖維不僅價格便宜,而且使用起來更為柔軟和舒適。聚丙烯比尼龍柔軟,從而降低了運動員受傷風(fēng)險。我們現(xiàn)在將為這些帶密集簇絨(尼龍與聚丙烯)的草坪為第一代人造草坪。
第二代
第二代人造草坪與上世紀(jì)七十年代末開發(fā)出來。這一代產(chǎn)品的簇絨更長,彼此間間隔也更為寬闊。在纖維之間填充砂粒,從而確保球場獲得足夠的堅固性與穩(wěn)定性。第二代人造草坪足球場場面層較自然草坪而言更為平坦,使得控球性能更佳,并且防止球向未預(yù)料到的方向彈射。這是一項很大的改進,對曲棍球而言更是如此。荷蘭的第一座人造草坪曲棍球場于1975年在烏得勒支市Kampong曲棍球俱樂部安裝,幾天后,第二個人造草坪曲棍球場也在鹿特丹市開張了。然而,對于曲棍球而言,對人造草坪的接受程度進展緩慢;作為自然草坪的替代產(chǎn)品,人造草坪仍然未被人們所認(rèn)知。在產(chǎn)品采用程序真正實行之前,足足需要10年的時間。時至今日,幾乎所有的曲棍球俱樂部都使用人造草坪球場了。然而,第二代人造草坪仍然不適合于足球運動。在第二代人造草坪球場上進行比賽,運動特征與球路情況仍然在與自然草坪上比賽存在一定差距,鏟球時場地上的砂子會造成皮外損傷。